50歲開始的長壽健康法
隨著醫學發達、養生觀念普遍,長命百歲不再是夢想,然而若是活得不健康、只能臥床靠他人看護,活得再久也不見得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,唯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能健康呷百二!
50歲開始的5招長壽健康法
年過50以後,人體會開始產生劇烈變化,尤其是更年期前後的女性,如果還依照過去年輕時的生活習慣,恐怕會帶給健康負面的影響。
1.走路方法
走路速度比平常快1.2~1.5倍的「POWER Walking」,一天健走30~40分鐘、一周做3~4次,就可能有保健效果。這種走路方法發祥於德國,根據研究,這樣的動作可望達到預防糖尿病、心肌梗塞、失智症、憂鬱症等疾病的效果。
2.眼部保養
隨著年紀增長眼睛容易乾澀疲勞的話,最好不要用洗眼液洗眼。伊藤隼也解釋,眼淚是蛋白質、礦物質等成分組成,如果用洗眼液清洗,容易讓眼睛表面失去保護功能,造成乾眼,或是讓異物容易進入,建議可以看悲傷的電影、戲劇,幫助眼淚分泌。
3.口腔保健
舌頭肌力和發聲、吞嚥有關,更和健康長壽息息相關,特別是肌力不足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,而吸入性肺炎正是高齡者常見的死因。多聊天、唱卡拉OK,就有助於鍛鍊舌頭,增進健康、長壽。
4.充足睡眠
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長壽不可或缺的關鍵之一,伊藤隼也強調,過了50歲可能會漸漸有淺眠、睡不著的問題,而透過調整自律神經平衡,就有可能幫助改善失眠。在睡前深呼吸,花2秒的時間吸氣,再花6秒的時間將氣慢慢吐出,重複數次,可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,調整心跳、血壓,預防失眠。
5.均衡飲食
50歲以後有一些營養素更要積極攝取,像能幫助預防改善骨質疏鬆的維生素K、維生素D、鈣質等營養素,以及能夠降低動脈硬化風險的葵花油、大豆油等Omega6系植物油,再來也建議積極吃鯖魚,幫助降低三酸甘油酯、預防動脈硬化、增加腦部血流,降低失智風險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早安健康,「50歲後5個小改變,打造不失智、不生病的長壽體質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204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