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週報網頁

最「夯」的CAR-T治療是什麼?

06_最夯的CAR-T治療是什麼?

CAR-T療法屬於基因治療政府於107年9月6日發布並實行「特管辦法」,新增了細胞治療技術執行規範(包括自體NK細胞、DC細胞、CIK細胞等免疫細胞治療),意味著台灣的細胞治療技術將能依法執行,應用在需要的國人身上,同時也刺激了台灣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。然而CAR-T細胞屬於基因改造細胞,雖然效果卓越,但也屬於高風險的治療,所以目前並沒有包括在「特管辦法」的範圍內。因為有臨床復發難治病人的迫切需求,未來應將CAR-T療法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。

CAR-T細胞的治療流程如圖所示,首先監控病人有無復發,如果復發,先判斷是否符合收案的標準,確定收案後,大約在一個月前病人須接受血球分離術,將病人的單核球收集到血袋中,送到實驗室製造CAR-T細胞,製造CAR-T細胞大約需要十天,回輸CAR-T細胞前一週病人須接受化療,暫時降低病人的免疫功能,再將CAR-T細胞回輸至病人體內,回輸之後的前兩週有可能會有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或神經毒性,上述的併發症大多數都會在第二週會改善,再來就定期觀察評估病人CAR-T細胞治療是否有效。

世界CAR-T細胞治療方興未艾

2010年只有美國Fred Hutch,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, and U Penn三個醫學中心各進行一個CAR-T臨床試驗,之後案例數以指數增加的方式成長,到了2017年登記在ClinicalTrials.gov網站的CAR-T臨床試驗案大約有150個案件,之後仍然持續以每年50%的速度遞增中,2020年初登記有案正在進行的CAR-T臨床試驗案數高達637個案件。CAR-T細胞臨床試驗佔全世界所有的細胞治療(包括CAR-T細胞、T細胞、NK細胞、DC細胞、幹細胞等等)將近一半的案件,由此可見,CAR-T研發和產業的熱度甚為可觀。

台灣CAR-T細胞治療的現況

截至2020年5月,台灣尚無醫院正式執行CAR-T細胞臨床試驗。在CAR-T基礎研究方面,國家衛生研究院有針對肝癌微環境CAR-T的研究,初步成果已發表論文,未來有機會能開展肝癌CAR-T臨床試驗。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擅長抗體研發,發展人源化CAR-T,並調整其對腫瘤抗源的親和力,臨床試驗成功後預期可降低副作用。此外有公司發展非病毒載體的CAR-T,可免除製造病毒的成本,或發展不同抗原的CAR-T,未來可治療各種癌症。整體而言,台灣的CAR-T細胞治療跟隨世界熱潮也逐步發展中,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執行臨床治療,造福「無藥可醫」的病患。
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衛生福利部,「最“夯”的CAR-T治療是什麼?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biomaptw.com/index.php/cell-therapy/item/545-car-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