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非絕症!「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」三方面穩定控糖
星雲大師圓寂引各方各界齊悼,而糖尿病纏身將近半世紀的星雲大師,淡定面對疾病的心態相當令人欽佩。其實,有些患者在得知罹患糖尿病當下,會彷彿患上絕症一般情緒低落久久不能自已,對此,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醫師鼓勵,糖尿病治療不斷在進步,副作用問題也大獲改善,患者只要平時保持良好照護,且積極配合治療,要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並非不可能。
根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數據顯示,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為9.7%,患者數量攀升的速度,甚至位居全世界第二。王治元理事長表示,臨床上無論是第一型糖尿病還是第二型糖尿病,只要需長時間用藥治療,都可能成為患者心理上的包袱,因此,建立正確的抗病觀念是醫病需共同完成的功課。
過去曾統計,糖尿病併發腎病變可能使患者減少10-16年壽命,而這些時間性變化都可能成為患者對疾病的恐懼來源。所幸在日新月異的醫學發展之下,藉由良好的血糖、血壓、血脂控制及生活型態調整,可以降低疾病對生命的威脅,王治元理事長也表示:「讓一個糖尿病患者健康活到正常年齡,我想就能消弭其對疾病的恐懼感。」
糖尿病併發症遍佈全身,提早預防才能降低風險。王治元理事長強調,面對糖尿病、三頭馬車「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」均等重要,且也並非「吃得少、動得多」就一定好,關鍵仍須找出適合自己的分量以及適合自己的運動,搭配規律用藥,以達到穩定治療的方向。
而用藥不只要規律,也要確保方式正確!王治元理事長提醒,以注射胰島素為例,建議注射位置如腹部、大腿外側、手臂或臀部;注射時也要注意針頭的挑選,不能忘記皮膚消毒,以避免感染。另外,口服藥物於這幾年也有長足發展,減少低血糖情形發生,王治元理事長指出,考量到糖尿病併發症風險,呼籲患者千萬不要忌疾諱醫,適當藥物控制是穩定病情的關鍵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Heho健康,「糖尿病非絕症!台大醫提「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」三方面穩定控糖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700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