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膚、脂漏性皮膚炎拚命洗臉更嚴重!
因為第一眼就會看見,臉部皮膚是許多人保養的重點,當臉上出現狀況時,更會想要借助各種保養品、洗面乳,來改善肌膚狀況。然而,錯誤的洗臉方式,只會讓膚況越來越糟,反而是最簡單的清水洗臉,更能夠幫助改善肌膚問題。
洗臉也算刺激!醫師教你皮膚病洗顏法
在臉部肌膚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很多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痘痘、毛囊炎,而異位性皮膚炎同樣也可能發生在臉部。還有像是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臉部及頭皮,而顏面紅潮同樣也是可能出現在臉部的疾病;至於乾癬雖然大部分是全身皮膚都會出現,但在臉部尤其可能產生紅斑或角質化。
皮膚可說是人體對抗外部物質的最前線防禦網,而各種皮膚疾病,則代表防禦網受到損害,而在強化防禦網的同時,也必須要盡量降低外部刺激。說到對皮膚的刺激,許多人會想到抓、打或摩擦,但實際上能夠構成刺激的範圍非常廣泛。因此,洗臉本身也會構成對臉部肌膚的刺激,當肌膚已經出現狀況,就應該盡量減少洗臉的次數,就連化妝也應該避免。
最多早晚各洗一次 搭配清水或弱酸性產品
針對臉部已經患有皮膚病的患者,每天最好只在晚上洗一次臉,除非真的很不舒服,則可以增加到早、晚各一次;此外,在洗臉時,也會建議只要用清水洗就好,就算是再怎麼低刺激的洗面乳,洗面乳本身都會對肌膚形成另一個刺激。如果真的想要使用洗面乳,則建議使用弱酸性的製品,因為皮膚的皮質屬於弱酸性,健康皮膚的pH值大約會落在5.5,而大部分皮膚病患者的皮膚酸度則會偏高。
相反的,如果皮膚鹼性化,則會導致皮膚變得乾燥,並且刺激角質層的新陳代謝,導致角質增加。如果是使用鹼性產品,除了會導致分泌物增加,造成搔癢感及不適,皮膚防禦的功能也會下降,導致細菌更容易入侵。
另一方面,洗臉的時機與方式也很重要,儘管許多人會習慣在洗澡時順便洗臉,但和其他部位的皮膚相比,臉部的肌膚會更薄且敏感。同樣的水壓及溫度可能對臉部肌膚造成刺激,因此會建議洗臉另外進行,並且最好用手捧水而不是直接以水柱沖洗,並且避免使用過熱或過冷的水,而是將水溫控制在和臉部肌膚差不多的溫度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早安健康,「異膚、脂漏性皮膚炎拚命洗臉更嚴重!正確清潔3重點反而別太愛乾淨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329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