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尿酸必知的促代謝飲食秘訣!
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表示,痛風是除了生產痛、結石痛以外的第3大痛,發作主要是尿酸結晶沈積在關節痛引起疼痛,冬天氣溫降低、血液循環比較差,加上喝水少、少排尿,體內尿酸濃度高等影響,因此冬天特別容易發作。此外,冬天大家免不了喜歡吃高熱量的飲食、肉類等動物性食物,所含的嘌呤核酸含量高,吃了以後,體內的尿酸升高,到超過一個濃度,可能形成結晶沈積在關節內。
在工作壓力大,消遣活動多的社會,國人飲食偏向多肉、油膩食物,加上應酬飲酒多,使得高尿酸血症在台灣成為盛行率高的慢性文明病。
然而,高尿酸除了痛風外,也會傷害腎臟,導致慢性腎臟病,甚至增加洗腎的風險。如果沒有接受治療,高尿酸會導致永久性的骨骼、關節與組織損傷、腎臟病與心臟病。研究也指出尿酸過高也可能與第二型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脂肪肝有關。
尿酸過高如何改善與預防
多喝水、選擇低嘌呤食物、必要時遵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飲食調整,有助預防痛風發作。
1.飲食調整
(1)高普林食物少吃,如動物內臟類、蝦蟹海產類、香菇等、魚皮、豆製品和濃厚肉湯等盡量少吃。
(2)酒精會影響尿酸代謝,因此最好戒酒。
(3)少吃高脂肪食物,如動物性脂肪和油炸類食物。
2.吃火鍋時以牛番茄、小白菜、南瓜等蔬菜和優質澱粉取代大骨或海鮮來製備湯底。
3.蛋白質來源不管是肉類或海鮮不過量,每餐食用量為2~3兩(約為女性手掌一半大小,手掌厚度的量)
4.脂肪含量高,也就是俗稱油花多的三層肉、五花肉、東坡肉、內臟類以及火鍋料製品盡可能避免或少吃。由於脂肪攝取太多也會抑制尿酸代謝,增加痛風發作的危險。
5.飲用湯品1~1.5碗為限(最好可以1碗250CC為限)。
6.多喝白開水可以幫助尿酸正常排洩出來,就可以避免沈積。
7.控制體重避免肥胖。
8.適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尿酸代謝。
但是有些人已經很克制飲食,還是常發作,就要進一步找出原因。因為痛風頻繁發作下,關節持續在紅腫熱痛發炎中會受到破壞而提早退化,而發炎物質在血管內又會刺激血管,造成血管傷害,所以痛風經常發作的人一定要找出原因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:
1.健康2.0,「不是腳麻!哈孝遠職籃沒下場打群架是因「痛風」太痛!醫教3招遠離帝王病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medical/338080
2.早安健康,「尿酸過高怎麼吃?控制尿酸必知的促代謝飲食秘訣!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155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