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潔牙護一生!預防慢病及延緩失智
一口強健有力的牙齒,對人體的重要性不亞於心臟,更影響全身健康,但台灣人的牙齒,和其他國家比起來,以「滿口爛牙」形容並不為過。很多人忽視了口腔保健,讓牙科相關疾病連年盤踞「10大燒錢疾病排行榜」前3名。
口腔健康影響全身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都相關
一口爛牙不僅影響美觀、講話口齒不清、不能吃美食,更重要的是,牙齒對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,不亞於心臟,影響的是全身健康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,甚至與未來是否失智、失能都有關係。
1.心臟血管疾病
牙周炎患者罹患冠心症機率是牙周健康者的1.5倍,因為牙菌斑和發炎物質可順著血液在冠狀動脈形成菌斑,動脈管壁增厚、進而產生血栓,相同的機轉發生在腦血管,也可能導致中風。
2.呼吸道疾病
牙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會分泌蛋白水解酶,破壞咽部黏膜讓細菌滋生,吸入後造成肺炎。
3.腸胃功能變差
口腔衛生差,致病菌容易在胃裡繁殖,且缺牙後咀嚼功能下降,恐加重腸胃負擔。
4.孕婦早產、胎兒體重不足
有牙周病的孕婦,生下新生兒早產或體重過輕的機會比一般孕婦高7 倍,這是因為牙周炎影響血液循環中炎性因子的濃度,進而影響胎盤、子宮內膜,進一步導致局部發炎和免疫反應。
正確的潔牙及口腔護理,牙線+牙刷+漱口水,三大工具備起來
牙醫師強調,牙齒清潔絕不是漱口水就能解決,建議口腔的清潔順序是:
1.先使用牙線將齒縫的食物殘渣去除。
2.使用牙刷將牙齒表面與牙縫清潔乾淨。
3.最後使用漱口水,清除縫隙中可能殘留的細菌。
此外,建議使用漱口水時,至少在口中維持30秒~1分鐘,最久到2~3分鐘也沒問題;切記漱口水用完之後,不需要再以清水漱口,以免將有效成分沖掉。
而為了讓口腔清潔、口氣清新,許多人會使用漱口水來清潔口腔,但也有不少人在使用漱口水後依然口腔衛生不良,為什麼呢?
錯誤使用漱口水,過度刺激口腔黏膜
錯誤使用漱口水的人其實非常多,最常見的錯誤行為包含:
1.只用漱口水而不用牙刷與牙線清潔。
2.用完漱口水後又用清水漱口。
3.漱口水的使用頻率過高,可能會過度刺激口腔粘膜,導致粘膜脫落或紅腫。
刷牙後等一段時間 再使用漱口水
值得一提的是,可在刷牙後等待一段時間,讓牙膏發揮功能後,再使用漱口水效果會更好。若是生活忙碌難以等待時間者,也可將漱口水放置在工作地點旁,利於隨手取用,讓潔牙過程更完整。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:
1.康健,「牙齒保衛戰,現在開始遠離牙周病、老年缺牙危機」網站來源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topic/teethcare#children
2.udn元氣網,「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?牙醫師: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,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68/6313313?from=udn-search_ch1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