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週報網頁

搶救急性腦中風,分秒必爭拖不得!

55_搶救急性腦中風,分秒必爭拖不得!

世界中風組織(WSO)指出,中風已經達到流行病的程度。腦血管疾病已持續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名,近來更有年輕化趨勢,不得不多加留意。醫師指出,大部分的腦中風是可以藉由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、積極控制或治療三高來預防的。

腦中風是成人殘障主因之一 辨別中風跡象及時搶救

衛生福利部統計,每年約有58萬位國人因腦血管疾病就診;腦血管疾病持續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名,110年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1萬2,182人。同時,腦中風也是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,在急性腦中風發作後,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,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,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
世界中風組織(WSO)表示,當發生中風時,從發生的的那一秒開始,腦組織和數以百萬計的神經元開始逐漸受損凋零。腦中風在急性發生時,會發生像是臉歪、手軟、四肢不平衡、說話不清晰,甚至失去平衡、暈眩或昏倒,此時最重要的是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,才可使中風者快速獲得治療,挽救生命並改善康復。

定期健檢預防年輕化趨勢 搶先在發生前予以治療

腦中風的致病原因與心血管疾病相同,大多來自於三高(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壓)問題。大多數沒有定期健檢習慣的三高患者往往無感,不做健康檢查就不知道。有鑒於國人腦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,呼籲年滿20歲開始的成年人都該定期安排健康檢查,至少每1至2年安排一次基礎健檢,如抽血、測量血壓、身高體重等。

若屬腦中風危險族群者則需安排進一步的健康檢查,如頸動脈超音波可檢視頸部血管有無狹小或阻塞,可幫助預估腦中風發生的機率或檢視是否需接受緊急手術,可大幅降低因頸動脈狹窄而導致的中風或死亡;或是安排腦部磁振造影,不具侵入性且零輻射,高解析度的影像可協助判讀醫師更精準的觀看腦血管是否發生病變,搶先在急性腦中風發生前獲得更好的治療,未來的日子也才更能有品質保證。

資料來源:商研院整理自Heho健康,「分秒必爭拖不得!搶救急性腦中風 學會辨識中風跡象提早預防」,網站來源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253841